![]() |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
一,直接浪費
1.開食
一股將報紙或塑料布放在墊布,撒飼料讓雛雞自由采食。在采食過程中,雛雞容易將飼料扒到地面上,或與糞便混在一起而造成浪費;有的報紙被踩破,飼料漏到墊料上造成浪費。
2.體重
雞消耗的飼料約有場飼料2/3用于維持自身生理需要。雞體重越大消耗的飼料量就越多。青年雞若不限飼,不僅浪費飼料,且雞體過肥,影響產蛋。
3.料槽和水槽地面平養時,如果料槽放置過低,雞采食時將飼料扒出盛料盤造成浪費。料槽破損或料槽不合理、水槽變形、破裂,致使飼料浪費。
4.加料籠養時一次加料過多是飼料浪費的主要原因。試驗統計表明,飼料加到飼槽的2/3時飼料浪費12%,加到1/2時飼料浪費5%,加到1/3時飼料浪費約2%。手工加料時灑落飼料,在手工加料雞場較普遍,且多被飼養員所忽視。
5.鼠和烏鼠鳥偷料,既造成飼料浪費,又會污染飼料,還能傳播疾病。
二.間接浪費
1.飼料配方與營養
飼料配方不合理造成營養不平衡,導致相對過剩的營養物質流失,或因配比超過營養標準造成浪費。如果營養不全面,勢必造成增加采食量,以彌補某一一營養物質缺乏,從而造成飼料浪費。
2.預混料和原料
有些商家為圖高利在飼料中摻假,使飼料營養不符合標準。飼料存放不當或時間過長,使一些維生素效力降低或受到破壞。飼料中的抗生素與維生素發生拮抗導致某些維生素缺乏。
3.環境溫度
環境溫度過冷或過熱,會影響雞的采食量,且雞群產蛋率和飼料轉化率均受影響。雞群生活環境最適宜溫度為15~25℃,此時飼料報酬最高,產蛋、增重效果最好。如溫度高達27℃,則雞群飲水增加、食欲下降;溫度低于10℃,則雞體為維持體溫額外增加飼料消耗。
4.光照制度
合理的光照制度,既可保證營養供應,又可提高飼料轉化率,從而減少飼料浪費。若光照時間過長、強度過大,消耗飼料就會增加,生長、產蛋等性能反而下降,飼料利用率降低。
5.斷喙雞只不斷喙、斷喙不合理或未及時斷喙,雞飼料消耗增加。實驗證明,及時斷喙雞比沒有斷喙雞,飼料消耗節省3%左右。
6.疾病寄生蟲病和慢性消耗性疾病導致飼料投入多,生產(增重和產蛋)產出低。
三.預防措施
1.雛雞開食最好使用專用料盤,大小根據密度確定,喂料可勤添、少喂,以減少浪費。一次喂料結束清盤后,將剩余飼料集中喂豬。
2.做好食槽的設計、固定與檢查,平養用料桶,最好吊起來,其高度與雞背平行,大雞可以高出雞背1~2厘米,這樣料桶中的飼料不易被扒出來?;\養雞的加料量不宜過多,一般放入飼槽1/3即可,且每1~24,時勻料一次。勻料用小鏟將飼槽內剩余飼料重新撥勻,可以節約飼料和刺激雞的食欲。料槽一般高出雞背1~2厘米為宜,應安裝在牢固的架子上,防止側翻。飼養員在添加飼料時要注意料槽是否破損,并及時整修。
3.及時淘汰低產、病殘、弱小及有嚴重惡癖的雞。冬季要防寒保溫,夏季要防暑降溫,力求控制最適宜舍溫,提高飼料轉化率。
4.設計科學合理的飼料配方,能滿足雞對能量、蛋白、鈣和磷的需要,提高蛋料比。同時要選擇好的預混料和原料。
5.飼料添加要適宜,應隨產蛋率的增長逐漸增加飼料量,最好使雞的最大耗料量與產蛋高峰期同時到達。要及時補喂足量砂粒,提高雞的消化率。
6.選擇好的品種。
7.做好滅鼠防鳥,防病消毒,不僅能減少飼料浪費,也有利于杜絕疾病流行。
8.正確保存飼料,應將飼料裝入袋中,放置在室內離地20厘米高的木架或木排上,保證良好的通風,防雨漏,防潮,室內應清潔、干燥,相對濕度不高于60%,也可加入防霉劑防止飼料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