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
某養雞場飼養的雞突然發病,雞為兩批合養,采用平地散養,飼養密度較大。雞場因連綿陰雨加之排水不暢而積水。病雞有的體溫達42℃,呼吸困難,搖頭甚至張口呼吸,鼻腔內有大量黏液不斷流出,有的流淚,患雞飲、食欲驟減,有的廢食,精神高度沉郁,個別雞將頭藏于翅下,伏臥,步態不穩,有的根本不愿走動,扎堆、拉稀,糞便帶血,重者排血痢,日漸消瘦。雛雞病后期有神經癥狀,最后衰竭而亡。
1臨床癥狀及剖檢變化
病雞精神沉郁,羽毛蓬松,食欲減退,嗉囊內充滿液體,雞冠和可視黏膜、蒼白,排紅色糞便。對癥狀典型的死亡雞進行剖檢,見腸黏膜充血、出血,有局部壞死,腸道充血,十二指腸擴張,特別是盲腸顯著腫大,其內充滿暗紅色的血凝塊,整個腹腔充血。有的病雞肝微黃、腫大,并有綠豆大的白色結節。
2發病原因
2.1圈舍修建不合理,飼養管理不科學。雞場設計不合理,雞舍低矮,通風不良,且雞舍簡陋、無防寒保暖設施易造成雞只健康狀況下降。
發病雞場養殖戶系首次養雞,其飼養管理技術差而造成本次發病。
2.2雞場養雞為散養,且無合理的排水設施,遇陰雨天雞場生活區、活動場泥水橫流,這也間接導致飼料、飲水污染而致球蟲病頻繁發生和傳播。
2.3拌料方法錯誤。建議飼料干拌,用量以雞能當天食完為宜。飼料濕拌易發生霉變而導致發病。
2.4雞場平時沒有采取球蟲病的預防措施,也沒有進行其他疫苗的注射。
2.5不同批次的雞苗混養可造成同群雞個體大小不一,形成強者更強、弱者更弱的現象。
3治療
根據發病癥狀及剖檢變化診斷為雞感冒并發球蟲病。
3.1中藥治療治療用以貝母、黃芩、射干為主,桔梗等為輔的20種中藥,將其~jn-r成粉劑,按2%(治療量)的比例拌料飼喂,7d為一療程。癥狀特別嚴重的雞建議把該方劑按治療量煎制后,用注射器直接推入患雞食道,每日一次,推藥時注意不要將藥液推入氣管內。中藥方劑:射干l0g、黃芪10g、紫苑l0黃芩10g、板藍根15g、貝母6g、百部6甘草6桔梗10g、杏仁10g、連翹10g、山豆根10g、陳皮lOg、麻黃10g、魚腥草lOg、枇杷葉10g、白頭翁10g、苦參6g、蒲公英7g、艾蒿葉5g。此為20只雞7d的用量。如果患雞體溫偏高,可在此方劑基礎上加減石膏、梔子:咳嗽痰多的,加減貝母、桔梗;飲食下降的加減山楂、建曲;拉稀的,加減白頭翁、黃柏。
3.2加強免疫雛雞出殼2l~25h內進行馬立克氏疫苗接種,4~10日齡用法氏囊制備的組織滅活苗進行首免,第1、7、14、21d用高免蛋黃飲水也可:7~14日齡用新城疫Ⅱ系免疫,傳染性支氣管炎H120苗滴鼻:25~28日齡時用克隆130疫苗滴鼻點眼:5~l8日齡接種禽流感一新城疫重組二聯活疫苗;30~35臼齡用地方性滅活苗或多聯苗加強免疫一次:354O日齡用雞新城疫Ⅱ系、傳染性法氏囊病弱毒苗飲水加強免疫:45—50日齡用傳染性支氣管炎H52苗飲水;60日齡后用雞新城疫I系和克隆I系疫苗按1:1.5混合肌肉注射。5周齡,20周齡內刺種禽痘疫苗各1次;8周齡用新支減三聯苗,流感二聯油苗,按0.5mL/羽進行肌肉注射。雞放養前25d左右,空腹進行一次驅蟲。放養期間,也要做好球蟲病的防制。
3.3采用全進全出的飼養制度嚴格控制引種,盡量到預防工作做得好的雞場(戶)引進雞苗,引種前應先了解引入場的疫病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