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
華首線蟲病病是由華首屬和四棱屬的線蟲寄生于雞的食道,腺胃,肌胃及小腸引起的。病原有斧鉤華首線蟲,旋形華首線蟲和美洲四棱線蟲。
其中斧鉤華首線蟲寄生于雞和火雞的肌胃角質層下方,旋形華首線蟲寄生于雞、火雞、鴿子的食道、腺胃、偶見于小腸;美洲華斧線蟲寄生于雞和火雞的腺胃內。前兩種蟲體形態為線形。斧鉤華首線蟲雄蟲長10-14毫米,雌蟲長16-29毫米;旋形華首線蟲雄蟲長7-8.3毫米,雌蟲長9-10.2毫米;二者蟲卵大小均在30-40微米左右。美洲四棱線蟲呈雌雄異形,雄蟲纖細線狀長5-5.5毫米;雌蟲長3.5-4.5毫米,寬3毫米,呈亞球狀。
這幾中線蟲的發育均需要中間宿主參加。斧鉤華首線蟲的中間宿主是蚱蜢,甲蟲,象鼻蟲;旋形華道線蟲的中間宿主為蝦類等足綱節肢動物;美洲四棱線蟲的中間宿主為直翅類昆蟲。隨糞排出體外的蟲卵,被中間宿主吞食,在其體內發育為感染性幼蟲,雞等終末宿主吞食了含有感染性幼蟲的中間宿主而感染。然后不同種幼蟲分別到各自寄生部位發育為成蟲。
該病的主要致病作用是在寄生部位造成損傷和炎癥,化膿等,從而影響該部位的功能,嚴重的造成肌胃破裂等重大損害。病雞表現消瘦,貧血、精神沉郁,食欲減退或消失,羽毛松亂,下痢。1月齡內雞感染死亡率高。對本病的診斷只有進行尸體剖檢才能確診。
防治措施上首先要消滅中間宿主,防止昆蟲進入雞舍。第二是藥物性防治,所用藥物為:
①丙硫苯咪唑5-10毫克/千克,拌料連喂2-3天。
②噻苯咪唑:按100毫克/千克體重一次混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