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
大腸桿菌,長期生存在于雞腸道內,既有有益菌同時也有致病菌,當機體內環境發生改變時,致病菌也長了上風頭,導致發病。如病毒、細菌、寄生蟲等疾病感染時、霉菌中毒、應激反應等都可導致大腸桿菌的致病。所以也就表現出雞群一旦發病就會使用抑制大腸桿菌的藥物。
一、臨床癥狀
以敗血型、卵黃性腹膜炎、生殖型、腸炎型多發,神經型、肉芽腫、臍炎型、腫頭型發病較少。病雞往往表現出精神沉郁、食欲下降、體溫升高、扎堆。鴨鵝則喜臥地,不愿走動,或在水面漂浮不動,經卵感染的雞胚,出殼后幾天內即可發生大批死亡,慢性者則劇烈腹瀉,糞便帶有蛋清、凝固蛋白或凝固蛋黃,死前抽搐、角弓反張。成年雞感染后表現關節滑膜炎,跗關節或趾關節重大,且關節附近有大小不一的水皰或膿瘡。成年母雞還表現出輸卵管炎和腹膜炎。公雞可見陰莖充血腫大,重者陰莖露出體外不能縮回,失去交配能力。
二、引發因素
1.環境衛生差,墊草、墊料未經過暴曬,其中存有霉菌、大腸桿菌等;舍內氨氣、硫化氫氣體含量超標;飼養密度過高,人員或其他動物流動感染;外界各種應激等。
2.通過種蛋傳播,采精、受精時感染,疫苗接種感染,飼喂器具消毒不徹底,等都可以感染本病。
三、治療
氨芐青霉素、慶大霉素、卡那霉素、氟苯尼考、強力霉素等,都有很好的效果。
中獸醫治療以清熱燥濕、解毒消腫為原則。
黃連100g、黃檗100g、大黃50g、加水煎汁1000ml,供1000只雛雞飲用,每天1劑,連用5天。
白頭翁120g、黃連50g、黃芩80g、黃檗80g、連翹75g、雙花85g、白芍70g、地榆90g、梔子70g,為200只鵝用量,煎汁或拌料,每天2劑,連用3-4天。
板藍根、甘草各50g、膽草、白頭翁、雙花、蒲公英各30g,為1000只成鴨用量,煎汁或拌料,每天2劑,連用3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