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
雛雞維生素E缺乏癥多發生于2月齡以下,主要表現為腦軟化癥、滲出性素質、白肌病和火雞跗關節腫大。
1.腦軟化癥通常是15~30日齡的雛雞發病,最早出現在7日齡,晚的遲至56日齡。呈現共濟失調,姿勢異常,步態不穩,爪趾屈曲,頭部回縮,角弓反張,頭向后或向下攣縮,有時伴有側方或后方扭轉,向前沖,無目的地奔跑或做圓圈運動,倒地后不能翻轉,兩腿急收縮與急放松的陣發性痙攣等神經擾亂的特征性癥狀。
2.滲出性素質是雛雞或育成雞常因硒缺乏或維生素E缺乏而引起的一種伴有毛細血管壁通透性增強、血液外滲、皮下組織水腫的滲出性素質(見硒缺乏癥)。主要發生在3~6周齡的雛雞。
3.白肌病素E缺乏和含硫氨基酸缺乏而引起的肌肉營養障礙(見硒缺乏癥)。突出表現是胸肌、骨骼肌變性、壞死。雛雞多在3~8周齡發生本病。
4.火雞跗關節腫大病火雞在2~3周齡時可出現跗關節腫大和弓形腿的特征性癥狀,這是由于飼料中維生素E缺乏并含較多的易氧化的脂肪類或油類所致。通常在6周齡時跗關節腫大現象即消失,但是嚴重病例和飼養在網上或水泥地面的雄性火雞,當生長到14~16周齡時可再度出現跗關節腫大,這時病火雞衰弱,尿中肌酸含量增多,而肌肉中的肌酸含量減少。
成年雞無明顯臨床癥狀,產蛋雞仍繼續產蛋,產蛋率也基本正常,只是種蛋的受精率和孵化率顯著降低,往往于孵化的前6天,胚胎的死亡率最高,蛋黃的中胚層腫大,胎盤內的血管受到壓縮,出現血液淤滯和出血,胚胎的眼睛的晶體混濁,角膜出現斑點。若為成年雄性雞或火雞,則發生睪丸腫大或縮小或退化,性欲不強,精子生成障礙、活力下降、數量減少或無精子。
病禽血液中谷草轉氨酶活性和肌酸磷酸激酶活性升高,尿中肌酸排泄量增加,但在后期,由于肌肉變性,肌酸的排泄量反而低于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