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
一、精喂雛鵝
出殼后1天的雛鵝,用切細的鮮嫩菜葉放手中誘食,再用小盆盛水,調節飲水。飼喂時,將瓜菜葉(或飼料)分次均,每隔2小時飼喂一次。從第3天起,改用料槽喂料,目喂5次,最后一次安排在晚上10點左右。6~10日齡,日喂6—8次,其中晚上喂兩次。
二、控制濕度
夏季鵝舍適宜的相對濕度為55%~60%。如相對濕度大于75%,則雛鵝關節炎病會增多。夏季日夜都要打開門窗,保持空氣流通。
三、降低密度
夏季鵝群密度不宜過大,肉用鵝的飼養密度以每平方米5-6只為宜,以防因擁擠而造成中暑。
四、降溫防暑
鵝舍溫度不宜超過26℃,保持通風透氣,在地面擻l厘米厚的細沙。舍外活動場地搭涼棚遮陽。天氣炎熱時,向鵝舍周圍地面上噴灑涼水降溫,并用涼水往鵝身上噴細霧。
五、圈牧結合
雛鵝出殼后要精心飼養、細心照料,從第10日起開始放牧,并逐漸延長放牧時間。30日齡后至主翼羽長出前,充分利用夏季早晚氣溫較低的時間,選擇草質好、草量足的地方放牧,其余時間則圈養,適當補飼糠麩、稻谷、玉米等精料。
六、防疫滅病
1.剛出殼的雛鵝,每只肌肉注射抗血清疫苗0.02%毫升,預防鵝瘟。30日齡左右時,每只肌注禽霍亂菌苗1.5毫升。飼養用具每隔3~5天用5%鮮石灰水消毒一次。鵝舍和活動場地每隔7~10天用l%漂白粉溶液消毒一次。
2.夏季常發病及防治方法如下:
(1)風濕癥。把鵝掌叉剪開,擠出污血,再把鵝掌泡在人尿中浸2~3分鐘即可治愈。
(2)痢疾。將辣椒粉、生姜適量放入鍋內炒一下,再拌入米糠再炒,炒熟晾涼后喂鵝,鵝連吃2天即愈。
(3)痧病。應及時在病鵝兩腿內側找出一對紅筋,用細針把鼓起來的紅筋刺破,將里面的血液放出一些,約40分鐘后病鵝就會好起來。
七、安全管理
在規模養鵝過程中,若因為環境條件差,飼養管理不科學,衛生、防疫、消毒、隔離工作不到位,使鵝群機體抗病力下降,感染疾病,即可引起病傷死亡,造成重大損失。因此,在開始養鵝之前必須先學習一些關于科學養鵝的知識,盡力給鵝群創造一個舒適安全的生活環境,并按照科學養鵝規程,進行飼養管理和衛生防疫、滅病工作,擬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并嚴格執行,以確保鵝群安全和正常生長發育,充分發揮鵝的生產潛能,從而獲得較高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