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
1 調整蛋雞飼料營養
1.1 注重能量的補充 在夏季營養的水平上,適當增加玉米、高粱、谷物等能量飼料,提高日糧的能量水平。體重與標準體重相差很大時,可以添加1%~2%的油脂,可以有效提高體重最。在換料時,有的雞只體重下降,再適當增加玉米用量。切忌猛增料或猛減料,其效益在隨后幾周后就可表現出來,不宜操之過急。體重輕的雞喂料量不要超過中大雞,以免造成脂肪沉積。
1.2 蛋白質及氨基酸的補充 蛋雞一般在18~22周齡蛋雞進入開產期,以后的8周左右為高峰期。這個階段蛋雞為滿足產蛋和機體生長發育,需要大量的蛋白質,應該根據產蛋率的實際情況逐步增加。多喂些動物性蛋白質飼料,提高蛋白質的濃度及利用率,在日糧中適時添加蛋氨酸和胱氨酸等,加強營養。在出現產蛋下降,蛋型變小,蛋殼薄,內容物稀薄時必須加料,以保證尚未換羽的雞群繼續換羽產蛋,促進已換羽的雞群迅速長成羽毛,盡早恢復產蛋。
1.3 適當增加鈣、磷的含量 鈣是蛋殼的主要成分,并對維持腦下垂體前葉的正常功能十分重要。由于此時蛋雞即將開產,應提前做好鈣的儲備,以防止初產蛋雞產蛋高峰過快造成鈣的缺乏,最終出現產蛋疲勞綜合癥狀。但是石粉等補鈣物質不能添加過快,最好在3周內完成。由16周飼料中1%到16~18周2.25%,在18~19周達到3.8%為宜,切忌過急,以防稀瀉。磷元素是機體生殖系統發育的重要物質基礎,所以預產期需要大量的有效磷用于生殖系統的發育。到產蛋期須考慮鈣磷的有效平衡,有效磷的需求有所下降。
1.4 適量增加VE、 VC 為了提高雞群抗應激能力,在日糧中要多增加維生素E、維生素C的含量,使雞群能夠平穩、快速地適應產蛋高峰期的到來。
2 嚴防雞痘
雞痘是蛋雞養殖中的常見病、多發病,不同日齡的雞均易感染,但一般秋季發病較多。該病是由病毒引起,通過皮膚黏膜傷口感染,吸血昆蟲如蚊子等易傳播該病。因此入秋時節,對該病應引起足夠重視。癥狀患該病的雞表現為精神不振,食欲減退。該病一般可分為皮膚型和黏膜型兩種類型:
2.1 皮膚型 典型癥狀是發痘,多見雞冠、肉髯、眼角、口角和雞爪等處,先發生灰白色小丘疹,后形成大小不一的痘痂。一般3~5d達到高峰, 10d后脫落。
2.2 黏膜型 主要見于口腔、咽喉部黏膜,開始是白黃色小癤,迅速增大發生壞死,形成黃白色假膜,最終可導致呼吸、吞咽困難,發生窒息而死亡。治療措施:
( 1) 嚴格消毒,并針對季節性傳播源如蚊子等,做好有效的防范。
( 2) 在飼養管理中千萬注意不要使雞受傷,防止感染。
( 3) 預防該病最好的方法是疫苗接種,可在雞21日齡和開產前各接種1次,采用翼膜刺種。
( 4) 在二免開產前,采用3倍量飲水免疫,效果更佳。此法簡便易行,又可減少雞的應激反應。由于雞痘疫苗的保護時間一般為3個月左右,所以具體的接種時間應根據該病的疫情及季節發生規律等具體情況靈活掌握。
3 嚴防雞傳染性鼻炎
( 1)流行情況及癥狀: 雞傳染性鼻炎是由雞嗜血桿菌引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多發生于陰冷潮濕季節。主要是通過健康雞與病雞接觸或吸入了被病菌污染的飛沫而迅速傳播,也可通過被污染的飼料、飲水經消化道傳染。初期病雞表面為噴嚏,流出稀薄水樣鼻液,稍后鼻液逐漸濃稠并帶有難聞的臭味,干燥后在鼻孔周圍凝固成黃色結痂,影響呼吸,病雞常甩頭;繼而出現眼結膜炎和顏面部腫脹,嚴重上下眼皮粘合一起,可引起失明,后期病雞食欲減少或廢絕,呼吸困難,消瘦、下痢、產蛋量下降。如及時治療多數病雞可以康復。
( 2) 治療方法: ①磺胺二甲基嘧啶,按0.2%比例拌入飼料中喂服,連用3~4d。 ②鏈霉素,每只雞肌肉注射100~200mg, 1次/d,連用3d。 ③土霉素,按0.2%比例混入飼料內,連喂3~4d。 ④在治療的同時,結合外科療法效果更好,如病雞只表現鼻炎和眼炎時,可用2%的硼酸水沖洗;如竇腔內蓄積有豆腐渣樣凝固物時,應以手術刀片切開,用鑷子夾出全部凝固物,以硼酸水沖洗后,滴入青霉素眼藥水。
( 3) 預防方法: ①發現病雞要嚴格隔離治療,并對雞舍、地面、用具以0.3%過氧乙酸消毒。 ②加強飼養管理,做好雞舍的防寒保暖工作,合理調整飼養密度,飼喂全價配合飼料,保證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供給,以增強雞體抗病力。 ③小雞長到40日齡時,肌肉注射鼻炎油乳劑滅活苗0.3ml/只,產蛋前再肌肉注射0.5ml/只,可保護整個產蛋期不發或少發鼻炎。
4 謹防雞住白細胞原蟲病
( 1)流行情況: 雞住白細胞原蟲病又稱雞白冠病,是由蚋或庫蠓在叮咬雞、吸食雞血時所傳播的一種寄生蟲病。本病發生于蚋和庫蠓出現的季節,在華北地區常在秋季發生流行, 3~6 周齡雛雞發病率和死亡率高,成雞發病后死亡率較低。本病給養雞業造成較大危害,在該病高發季節應予以足夠的重視。
( 2) 臨床癥狀和剖檢變化:小雞感染 12~14d 后,急性型:臥地不起,咳血,呼吸困難而突然倒地死亡,死前口流鮮血。亞急性型:精神沉郁、食欲減退或不食,羽毛蓬亂;貧血,雞冠和髯蒼白, 排黃綠色稀糞,呼吸困難,常在2d內死亡。成雞和產蛋雞多為慢性經過,感染發病后精神較差,雞冠蒼白,腹瀉,糞便呈白色和綠色水樣,含多量黏液,體重下降;育成雞發育遲緩,產蛋雞產蛋下降或停止。尸體剖檢可見雞體消瘦,口腔內存有鮮血,有時氣管、嗉囊、腺胃、肌胃內積有大量的血樣物,雞冠蒼白,血液稀薄等貧血現象。全身皮下出血,胸部肌肉、腿部肌肉、胸腺、胰腺、肝臟以及其他內臟器官的漿膜層、腹部脂肪均有米粒至綠豆粒大小的呈圓形的出血點。腎臟出血并有凝血塊存于腎被膜下,肉仔雞出血現象更為明顯。時間稍長,可見心肌、肝、脾、胸部肌肉和腿部肌肉有米粒大小或綠豆粒大小的呈白色突出于器官組織表面的結節,產蛋雞腹部脂肪出血。
( 3) 治療方法:
①本病治療可選用復方泰滅凈(磺胺六甲氧嘧啶)500mg/kg混飼連用5~7d。也可選用磺胺二甲氧嘧啶0.04%和乙胺嘧啶4rog/kg混于飼料連用1周后改用預防量,或0.1%復方新諾明拌料連用3~5d有較好的治療效果。也可用0.02%復方敵菌凈拌料進行治療。
②用安乃近,阿斯匹林等解熱鎮痛藥來解熱止痛,增加食欲,在飼料和飲水中加入多維來增強機體的抵抗力。
③用止血敏、 Vn/Vm、鐵制劑等藥來進行止血造血,進行輔助治療。
④對于肉雞和產蛋雞,為了防止由于飼喂時間短藥物殘留而對人體造成的危害,可采用純中草藥制劑進行預防和治療。如用球特威,按0.25%進行拌料喂服,對該病防治也能取得較好的效果。5 加強綜合管理,提高產蛋率夏秋季節溫度變化大,各種病原體容易滋生繁殖,是雞的易發病時節。為此,要采取綜合管理措施:
( 1)要加強飼養管理夏季要保證雞舍通風涼爽,及時供應飲水,勤換墊料,注意降低飼養密度;要嚴格執行全進全出制度,杜絕大小雞混群飼養。在高溫高濕條件下,應適當增加飼料中維生素、微量元素、抗氧化劑的含量。飼料要新鮮、無腐敗、無霉味。為減少應激,促進生長,提高產蛋率,可在飼料中加桿菌肽鋅或碳酸氫鈉。
( 2) 要搞好衛生消毒雞舍內外要勤清掃,飲槽、飲水器要勤洗刷,糞便要勤除,同時要定期進行消毒, 經常滅鼠、滅蚊蠅、滅蟑螂。
( 3) 要加強雞病防治對雞的病毒性傳染病和部分細菌性傳染病,要按免疫程序防疫,做到免疫程序化、疫情檢測制度化。雞病一旦發生,要及時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