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
夏秋季節適宜的溫度、濕度及外界環境,為寄生蟲提供了良好的生長繁殖條件,這也是每年此時雞絳蟲病流行的一個重要原因。
一、流行病學
雞絳蟲可常年在雞體內生存,但傳播繁殖旺季為溫暖潮濕季節。在集約化養雞生產中,從近幾年的流行病學調查中發現,雞絳蟲常見的中間宿主是蠅和甲蟲,常導致雞生產性能下降,所有日齡的家禽均有發生的可能。
二、癥狀
幼雞染病時較為嚴重,成雞較輕。病雞精神不振,早期食欲增加;后期食欲減退,但飲欲增加,消瘦貧血,羽毛松亂;排白色帶有黏液和泡沫的稀糞,混有白色絳蟲節片。嚴重感染時,部分病例常有進行性麻痹,從兩腳開始,逐漸波及全身,出現癱雞。部分病例經過一段時間雞體中毒癥狀解除后不治自愈,但影響將來的生產性能。成雞感染該病一般不顯癥狀,但影響免疫疫苗抗體的產生;嚴重時,產蛋量下降或產蛋率上下浮動;個別嚴重病例出現腹腔積水(即水檔雞)和神經癥狀(即癱雞),常因繼發感染細菌或病毒病而衰竭死亡。
三、剖檢變化
剖檢可見:脾臟腫大;肝臟腫大,呈土黃色,往往出現脂肪變性,易碎;部分病例腹腔充滿腹水;小腸黏膜呈點狀出血,嚴重者蟲體阻塞腸道,部分病例腸道生成類似于結核病的灰黃色小結節。病雞因長期自體中毒而出現營養衰竭和抗體抑制現象,病成雞往往還表現出卵泡變性壞死等類似于新城疫的病理現象。
四、預防措施
經常清掃雞舍,及時清除雞糞,做好防蠅滅蟲工作。幼雞與成雞分開飼養,采用全進全出制。平時注意防控中間宿主的孳生。也可在飼料中添加環保型添加劑,如在雞絳蟲病流行季節長期添加環丙氨嗪(一般每噸全價飼料中添加5克)。注意定期進行藥物驅蟲,建議在雞群60日齡和120日齡時各預防性驅蟲一次。
五、治療方法
發病后,可選用以下藥物治療:每千克體重用丙硫苯咪唑15~20毫克,晚上混入飼料內一次性喂服,每晚1次,連用3次,間隔7天后再重復驅蟲1次;每千克體重用吡喹酮10~20毫克,晚上混入飼料中一次性喂服,間隔7天后再重復驅蟲1次;每千克用氯硝柳胺50—100毫克,晚上混入飼料內一次性喂服,間隔7天后再重復驅蟲1次;每千克體重用硫雙二氯酚100—200毫克,晚上混入飼料內一次性喂服,間隔7天后再重復驅蟲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