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
通常生豬離開保育舍時,身體已經很健壯,具有較強的抗病能力了,而且也容易管理,所以在這個時候抓好飼養管理,做好育肥措施,使生豬盡早達到出欄標準,提高養殖效益。
1 育肥豬的管理意義
育肥階段能直接反映飼料配方控制、飼喂方案、生長速度、飼料報酬、屠宰體重、豬肉產品銷售所帶來的效果。而最佳飼料報酬、豬肉產品銷售價的實現有賴于這幾個因素:采食量,飼料轉化率,生長速度,30~100千克期間的死亡率,屠宰豬的背膘厚(或瘦肉率),平均屠宰重量以及超過規定上限所帶來的負面經濟效益,豬的基因型等。在商品豬群中對終端父本的選擇就決定了商品豬的市場基礎,對于所有市場來說,飼料轉化率和生長速度都是極為重要的。然而對某些市場來說,背膘薄、體形好的豬則可以賣到更高的價錢(反之豬的售價要低很多)。
2育肥豬的管理要點
2.1 沖洗及消毒
至少整個房間或整棟建筑,最好整個豬場都實施全進全出,然后再進行徹底的沖洗和消毒。整個清洗過程可以和保育舍的沖洗相似。
2.2 常規維護
豬越大,其破壞性越大,所以每次轉群期間的維修就顯得很重要。任何可能會影響豬只福利的問題都需立即引起注意。
2.3 最適溫度
育肥舍的最適室溫為18℃,這是一個介于最低臨界溫度和最高臨界溫度之間的溫度。為避免采食量下降而影響生產,超過最高臨界溫度時推薦使用噴淋系統。在不能保持室溫的時候,則須采取措施升溫或降溫。
2.4 通風
育肥舍的通風換氣比保育舍更重要,這在呼吸道疾病的控制上起著重要作用。和保育舍相似的計算通風率的簡易公式為:
最小通風率:0.375立方米/小時/千克體重,最大通風率:1.9立方米/小時/千克體重。氣候寒冷時,改變冷空氣的流動可減少豬在寒冷空氣中的暴露程度,也可引導豬改變其躺臥于糞尿排放區域的習性。推薦使用可雙向通風的系統或通過提高風扇葉片速度來提高通風量。
2.5 飼喂體系
據市場對屠宰豬的要求,可采取自由采食或限制飼喂。若某地區在較長時間內對背膘的要求都不高,則可采用自由采食來節約勞動力成本。若飼料便宜,則可通過提高采食量來提高生長速度,而采用干/濕自由采食料槽則有助于目標的實現。若對背膘厚具有明顯的影響,則可在60千克至屠宰期間進行限飼,限飼程度應根據目標背膘厚及當前背膘厚。
育肥豬的飼喂比較簡易,不同于先前所述的其他類型的種豬。為增加采食量,要求所給飼料應是新鮮、清潔的。對于自由采食的料槽,則應允許豬只每周吃空1~2次料槽以減少陳料的堆積并減少飼料浪費,這可提高4%的飼料報酬。另外,還應定期檢查、清掃料槽,清空儲存罐。
在飼喂空間最適時,豬欄的形狀也起著重要的作用。飼槽周圍是一個活動區域,若欄的形狀迫使豬只不得不在這一區域躺臥時,豬只之間會發生爭斗而減少采食量。同樣地,若從料槽到飲水器之間沒有足夠的空間,也會有爭斗發生。同時應考慮自由采食料槽設計不合理所造成的飼料浪費。
2.6 供水
和其他豬只一樣,育肥豬也應保證供應新鮮、清潔的飲水,即使飼喂濕料,仍需供水。
2.7 豬只轉運
豬舍或房間之間的轉群都要求安靜、輕柔,并盡量不要混群。當稱重或做乳頭檢查時豬只會很驚慌,為避免損傷,必須細心對待豬只。以下是一些轉群規則:①不要讓豬只有機會選擇方向。②為避免豬只回頭或亂串,應使用趕豬板來趕豬。③趕豬前,設置好門和通道及阻擋物等。④盡量不要讓豬只越過障礙物,比如:光照區、水坑、低溫區。
2.8 問題豬只的處理
在育肥階段,也有小部分的豬只會在同欄豬只間處于不利地位。偶爾,會發現咬尾及其他受傷的豬只,對這些豬只需特別護理,有時需單圈飼養。此外,應將體形相似的豬只飼喂在同一欄內,以利于這些豬只更好地生長。生病的、受傷的豬只需給予藥物治療或適時淘汰。
2.9 疫苗接種
應在獸醫指導下實施疫苗接種程序,并考慮豬群健康狀況及外來疾病的威脅。
2.10 記錄資料
商品豬場每周應記錄以下內容:轉群日期,轉入育肥舍的豬只頭數,開始體重,轉出育肥舍的豬只頭數,轉出體重,轉出或死亡日期,轉出或死亡原因,死亡或處理體重,治療頭數及治療方法,飼料用量。
建議對生長速度、飼料轉化率、飼料成本進行監控,以確定生長性能和效益水平。在流水線生產中,有必要對轉入、轉出的豬只進行抽樣稱重,并記錄飼料消耗量。飼料的使用量可進行估計。每周統計數據,然后累計起來計算出3個月的平均數。
對屠宰后稱重的市場,有必要知道屠宰率為多少。因此,抽樣出來的豬要當時屠宰,并按常規稱取胴體重,從而使得不同飼喂方案所反映的經濟效益能盡早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