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客人 [請登錄] [免費注冊 首頁-招商-代理-品牌-企業-展會-資訊-專題-招聘
微畜牧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招商
  • 代理
  • 品牌
  • 公司
  • 展會
  • 專題
  • 招聘
  • 報價
  • 北京
  • 上海
  • 天津
  • 重慶
  • 河北
  • 山西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江蘇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東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廣東
  • 廣西
  • 內蒙古
  • 海南
  • 四川
  • 貴州
  • 云南
  • 西藏
  • 陜西
  • 甘肅
  • 寧夏
  • 青海
  • 新疆
  • 首頁
  • 資訊
  • 疾病防控
  • 禽病診治
  • 雞副大腸菌病介紹
    來源:  發布日期:2016-06-03  發布者:佚名  共閱623次

         亞利桑那菌病,又稱阿利桑那菌癥或副大腸菌病,主要發生于雛雞和育成火雞,是以腹瀉、腿麻痹、頸扭轉、運動失調、身體震顫為特征的一種急性敗血性傳染病。該病是20世紀40年代發現的一種細菌性人獸共患傳染病。
        一、歷史與分布
        本病病原亞利桑那菌最初是1939年由Caldwell等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土珊地區從發病的爬行動物體內分離到而得名。實際上Lewis等在1936年就報道過從類似沙門氏菌病的病雞中分離出乳糖慢發酵型細菌,這種疾病很可能就是由亞利桑那菌群中的成員所致,并且可能代表最初報道的禽亞利桑那菌病。該病可發生于世界上任何一個養禽國家或地區。在美國,亞利桑那菌主要危害火雞。1968年和1969年該菌在加利福尼亞的分離率很高,引起火雞的產蛋率和孵化率下降,給北美洲和世界上某些地區的火雞飼養業造成相當嚴重的經濟損失。但到1972年,其分離率已降低。1968年英國首次報道了禽的亞利桑那菌病。我國沈陽、廣東、吉林、河南、黑龍江等地均有此病對雛雞危害的報道。
        二、病原學
        盡管亞利桑那菌與沙門氏菌在生化和抗原上具有相似性。然而,這兩類菌群之間的差異還是很大,完全可將亞利桑那菌在分類上作為一個獨立的屬。有人建議,目前劃歸亞利桑那沙門氏菌的微生物都應列為亞利桑那菌屬,稱之為亞利桑那菌群、亞利桑那菌和副大腸菌(Paracolons)。Ewing建議采用辛紹亞利桑那菌(Arizonahinshawii),以紀念W.R.Hinshaw在火雞、爬行動物以及其他動物中對亞利桑那菌感染所做的開創性工作。但在(Bergey氏手冊》第八版(Buchanan和Gibbons1974)中,仍將亞利桑那菌置于腸桿菌科沙門氏菌屬的第Ⅲ亞屬中。根據DNA相關性、鞭毛相及乳糖發酵特性進一步分為二個群:Ⅲa為單相菌,不發酵乳糖;Ⅲb為雙相菌,發酵乳糖。
        亞利桑那菌為革蘭氏陰性小桿菌,具有周身鞭毛,能運動,無芽孢,形態與沙門氏菌和大腸桿菌非常相似。
        本菌為兼性厭氧菌,營養要求不高,在普通培養基上即可生長,其生長的旺盛程度與沙門氏菌相似。在普通固體培養基上為半透明、不產生色素的光滑型菌落。在鑒別培養基瓊脂上生長良好。初次分離時和沙門氏菌一樣呈無色菌落,但繼續培養時,Ⅲb群菌能逐漸分解乳糖,菌落呈粉紅色,中心帶黑色。在家禽中能迅速分解乳糖的菌株較少見,這些能分解乳糖的菌株與大腸埃希氏桿菌不易區別。    大多數從家禽分離的亞利桑那菌一般在培養7~10d之間發酵乳糖。在膽硫乳瓊脂(DHL)中,乳糖陰性菌株菌落類似其他沙門氏菌菌落,為無色半透明菌落,而乳糖陽性菌株為粉紅色,有暗色中心。在亞硫酸鉍(BS)中,呈黑色,有金屬光澤,有些菌株呈灰綠色,帶黑心或不帶黑心。
        該菌發酵葡萄糖、甘露醇、甘露糖、麥芽糖、鼠李糖、木糖產酸產氣;不發酵蔗糖、衛矛醇、水楊苷、肌醇、D-酒石酸鹽;不發酵或緩慢發酵乳糖。M.R.試驗陽性,V-P試驗陰性,β-半乳糖苷酶陽性;不形成吲哚,產生H2S,賴氨酸、精氨酸、鳥氨酸脫羧試驗陽性,苯丙氨酸脫氨酶試驗陰性;能利用枸櫞酸鹽和丙二酸鹽,氧化酶陰性,接觸酶陽性,尿素酶陰性;在KCN的培養基中不生長,液化明膠緩慢。
        該菌的抵抗力與沙門氏菌相似,加熱與普通消毒劑中能很快被殺死。在污水中存活5個月,在飼料中存活17個月,在禽舍設備和用具上能存活25周左右。
        亞利桑那菌菌株在血清學上與沙門氏菌以及腸桿菌科的其他細菌密切相關,已證明有34個菌體(O)抗原和43個鞭毛(H)抗原。用于沙門氏菌屬各血清型命名方法也可用于亞利桑那菌的命名。目前已鑒定出300多個血清型,有兩個血清型先前曾定名為7:1,7:8和7:1,2:6,而現在確定為18:Z4,Z32和18:Z4,Z23。盡管僅有34個O抗原和43個H抗原,有時也有的分離菌命名為65:Z52,Z53,這是按世界衛生組織確定的命名系統而命名的。
        三、流行病學
        自然條件下,雞、鴨、鵝都可感染本病。雛禽,尤其是雛火雞最易感,死亡率高,4~6日齡的雛火雞對本病最易感,死亡可持續到第3周,死亡高峰在2周齡,死亡率從15%~60%不等,平均為35%。我國沈陽(1985)報道1~15日齡雛雞死亡率達93.5%。鄧紹基(1995)報道雛雞的發病率46.6%,死亡率為51.9%,律祥君報道死亡率為52.9%。本病對養雞業,尤其對雛雞威脅很大。耐過雞發育嚴重受阻。此外,還有人報道亞利桑那菌可引起金絲雀的大量死亡。
        亞利桑那菌廣泛分布于自然界,宿主譜廣,哺乳動物有羊、豬、兔、老鼠等,鳥類有金絲鳥和鸚鵡等,爬行類如蛇等。同時此菌也感染人類,所以本病被列入人獸共患病。野鳥、大鼠與小鼠以及爬行動物都是禽群中亞利桑那菌的常見來源。帶菌禽是禽亞利桑那菌病發生的主要傳染源。成年感染禽常常是腸道帶菌者,長期攜帶與散播亞利桑那沙門氏菌。Edwards等(1959)報告在為期20多年的分離工作中,約有75%的亞利桑那菌培養物是從禽類和爬行類中分離到的。
        公雞的精液及患病動物的分泌物及排泄物和被污染的飼料、墊料、飲水都可成為傳染媒介。此菌也可通過直接接觸而傳播,成年雞隱性感染為帶菌者,引起雛雞發病。
        四、臨床癥狀
        急性型病例在正吃食或行走中突然發病,病雞全身顫抖,翅下垂,步態不穩,陣發性跳躍,突然向前沖或后退,仰頭張口尖叫,有的做轉圈運動,繼而角弓反張,數分鐘內死亡。
        亞急性型病雞稍做圓圈運動,恐懼尖叫,跳躍前沖幾次后臥地不起。病禽傾向于以跗關節伏地并扎堆。角弓反張不明顯,數分鐘后精神恢復正常,開始正?;顒?,有的一天反復數次才死亡。眼結膜炎,羞明,有白色分泌物,如干酪樣物覆蓋視網膜引起失明。下痢,肛門周圍粘有不同色澤的糞便。食欲減少或廢絕,飲水量增多,最后體質衰弱而在數日內死亡。雛火雞大腦受感染后,出現神經癥狀,包括痙攣等。成年火雞很少表現臨床癥狀,而且極少死亡。
        慢性型表現為精神不振,食欲不佳,有大的響聲雞就尖叫,跳躍奔跑或轉圈運動,然后臥地,腿麻痹、頸扭曲,但不表現痙攣和顫抖。數分鐘后精神恢復正常,又開始吃食,有的一天發生一次,有的反復兩次,數日不死。
        五、病理變化
        病死禽的主要特征性病理變化見于肝臟。肝腫增大2~3倍,呈土黃色斑駁狀,表面有磚紅色條紋,質地松脆,切面有針尖大灰白色壞死灶和出血點,膽囊腫大,膽汁濃縮。此外,心肌柔軟,心臟褪色或有的為紅紫色淤血,心臟表面,特別是心冠狀溝有小出血點;氣管內有少量漿液性分泌物,肺淤血,肺部有綠豆大小干酪樣壞死灶;部分腎臟色變淡,輕度腫脹,充血,并有少量尿酸鹽沉積;脾腫大;腦充血或出血,腦血管怒張,尤以小腦血管明顯,大腦明顯積水,打開頭蓋骨有白色混濁液體流出;十二指腸腸壁增厚,腸黏膜顯著充血,部分脫落,腸系膜上有小的干酪樣病變。兩眼混濁,視網膜覆有一層黃色干酪樣滲出物。最常見的顯著病變是雛火雞一側或兩側眼球玻璃體存有滲出物,雛雞腹腔有未吸收的卵黃及干酪樣滲出物。
        病理組織學變化:心肌纖維及肝細胞變性壞死;腦神經膠質細胞的細胞核溶解、濃縮,但無血管套現象;法氏囊實質淋巴細胞增生。
        六、診斷
        亞利桑那菌病和其他急性敗血病具有相同或相似的癥狀和病變。本病的眼內視網膜上有多量的黃白色干酪樣滲出物,易與曲霉菌病的病變相混淆,出現的神經癥狀又與雞新城疫等疾病相似。此外,臨床癥狀很容易將本病與雞白痢、禽傷寒及支原體病相混淆。因此,確診應進行細菌分離和鑒定。
        取病死雛雞的肝、心、腦組織觸片,用革蘭氏染色、鏡檢,可見革蘭氏陰性桿菌。接種于普通瓊脂和麥康凱瓊脂培養基時,本菌均可生長,亦可用亞硒酸肉湯或四磺酸鹽培養基培養嚴重污染的標本,置于43℃培養48h,能有效地抑制其他雜菌。進行生化試驗時,與沙門氏菌不同之處是,通常培養7~10d內發酵乳糖,不發酵衛矛醇與肌醇,或不利用D-酒石酸鹽,對丙二酸鈉與β-半乳糖苷酶呈陽性反應,液化明膠緩慢。
        用多價的抗亞利桑那菌血清做凝集試驗,檢查本病效果很好。在國外,血清學方法對亞利桑那菌病的診斷至今仍然使用。在國內,較少應用血清學方法做進一步的鑒定。
        七、防治
        鑒于病雞及帶菌雞消化道是排泄此菌的主要場所,易污染飼料和飲水,所以,對雞舍和運動場要定時清掃和消毒,防止飼料和飲水的污染。種蛋能直接傳播本菌,應及時擦去蛋殼上的小污點,貯蛋室應與其他房間分開,檢下的蛋應盡快用福爾馬林熏蒸消毒處理。對孵化器和育雛器用前要進行徹底消毒。在雞場內要消滅鼠類及爬蟲類,在雞的運動場要安裝鐵紗網,防止野鳥侵入雞舍。雛雞肌肉注射卡那霉素,或用二甲氧芐氨嘧啶混飲或混飼對雛雞均有較好的治療作用。
        國外已研制了幾種類型的亞利桑那疫苗用于生產,如用福爾馬林處理全培養物制成氫氧化鋁膠疫苗,能產生較好的保護力。此外,也有用油乳劑疫苗的,試驗效果亦很好。
     

    打印本文   返回頂部   關閉該頁
    網友評論
     暫無評論
    答案
    公司簡介  |  聯系方式  |  幫助信息  |  友情鏈接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 豫ICP備10211513號
    獸藥直銷網|獸藥行業網絡直銷的首選網站-獸藥直銷網版權所有 © 2008-2017  
    獸藥直銷網|獸藥行業網絡直銷的首選網站-獸藥直銷網只提供交易平臺,對具體交易過程不參與也不承擔任何責任。望供求雙方謹慎交易。 在線客服QQ
    国产偷窥女洗浴在线_伊人久久亚洲综合影院_67149中文无码久久_18HDXXXX国产在线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