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
2015年春天以來。我區連續發生蛋用雛雞大批死亡現象,涉及養殖戶30多家。雛雞10萬余只。經過筆者詳細調查診斷,確診為禽副傷寒沙門氏菌感染.采取綜合防治措施后,控制了本病流行?,F將發病情況及控制辦法介紹如下:
1發病情況
2015年3月至6月.我區共發病31例.均為蛋雞飼養戶。發病日齡大多集中在育雛階段。死亡高峰期在2~3周,發病率可達10%~30%,死亡率20%-30%。
2臨床癥狀
雛雞最早3天發病,表現精神不振.呆立,垂頭閉眼。厭食,水樣下痢,肛門粘有糞便,羽毛松亂,呼吸困難,怕冷.在靠近熱源處擁擠在一起,死亡高峰期在7一14天,1月齡以上死亡明顯下降。雛雞發育不整齊,出現很多弱雛。
3剖檢變化
患病雛雞明顯消瘦脫水,臍帶發炎,臍孔開張。卵黃充血或發綠,腹腔有血樣積液。自然發病死亡雞皆出現肝腫大.其長度占腹腔2/3.顏色發黑或古銅色.個別雛雞肝表面有白色壞死點。脾腫大、質脆、顏色蒼白。腎腫大,輸尿管增粗.輸尿管內充滿尿酸鹽,心包發炎。心肌與心包膜黏連,有的心肌上出現白色壞死結節突于心肌表面. 十二指腸有血性炎癥.個別雛雞盲腸有栓塞物形成。
4病原分離與鑒定
營養肉湯培養基、營養瓊脂培養基、麥康凱瓊脂培養基均從北京奧博星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購人,并按說明配制。
4.1將病雞新鮮內臟器
分別接種營養肉湯、營養瓊脂、麥康凱瓊脂培養基中,經24小時培養觀察。營養瓊脂平板上生成圓形、凸起、邊緣整齊、透明菌落。麥康凱瓊脂板上長成無色透明、大小形態與普通營養瓊脂相似菌落。將i種培養基培養物分別涂片,革蘭氏染色.在顯微鏡下觀察,細菌均為革蘭氏染色陰性小桿菌。
4.2將分離到的革蘭氏染色陰性小桿菌進行生化試驗結果如下:該菌能分解葡萄糖、甘露醇、麥芽糖、衛予醇、酒石酸鹽并產氣。此菌不分解乳糖、蔗糖、丙二酸鹽。不液化明膠,不利用尿素,具有運動性。
4.3毒力檢驗:將分離到的革蘭氏染色陰性小桿菌肉湯培養物.給健康雛雞注射,幾天后全部發病,解剖后病理變化與自然發病雞基本一樣。
5診斷
根據流行病學、解剖變化、細菌特征等,確診我地區流行的疫病為雛雞副傷寒。
6藥敏試驗
將分離到的細菌進行藥物敏感試驗,該菌對環丙沙星、恩諾沙星、氟苯尼考、慶大霉素等敏感。
7治療
全部淘汰有臨床癥狀的雞,整群錐雞采用環丙沙星飲水,連用7天,用藥l周后基本恢復正常。
8發病原因調查
通過調查發現此病具有下列特點:一是發病雛雞都是同一孵化廠孵化的雛雞,由同一個人同一輛車運送。二是用雞白痢抗原對孵化廠種雞進行檢測全部陰性。因此筆者懷疑此病是由于孵化器或運送雞雛的車輛被污染引起。
9預防措施
9.1將孵化室及孵化器徹底消毒,新進的種蛋全部川叮1醛熏蒸消毒后才能人孵。
9.2運送雞雛的車輛.按清洗、甲醛熏蒸、噴灑消毒劑順序徹底消毒、每運送一次雞雛就徹底進行消毒一次。
9.3雛雞采用一次性包裝運輸,運到后包裝要銷毀。車輛一次只運一家雞雛,回來消毒后才能再運輸。
10小結
采取上述綜合措施后,很快控制了本病的傳播。副傷寒菌在自然界分布廣泛并能繁殖,本病的發生是因為運送雞雛的車輛不消毒.污染了雞場糞便而引發,因此加強衛生消毒是控制本病必不可少的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