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
一、育雛期
1.育雛舍育雛舍要飼養同一大小、品種的雛雞,公母雛應分欄飼養,有條件的可分舍飼養。要求育雛舍密封性能好,以利于雞舍保溫。育雛舍可鋪以水泥地面,能排水,有利于雞舍清掃、沖洗和消毒。雞舍門口應設消毒池,進舍前鞋要消毒后才可進入。
2.密度飼養面積應隨著雛雞生長而加大。1周齡每平方米飼養50~60只,2周齡時飼養30~40只,至3周齡每平方米只能養20~30只。
3.溫度育雛3周內,雞舍里的溫度適宜與否,是育雛工作成敗的關鍵,既不能過高,也不能過低。剛出殼的雛雞要生活在35~38℃的保溫傘下,以后每周下降3℃左右。育雛期溫度1~2日齡保持32~35℃,3~6日齡30~33℃,7~14日齡27~30℃,14~21日齡24~27℃,22日齡即可脫溫。雞舍溫度是否適宜可通過觀察雞群的表現來確定,太冷雞群扎堆;太熱雞張口喘氣;適宜溫度下精神活潑,表現舒適。在育雛過程中要注意調整雞群。體弱矮小、站立不穩的單獨組成小群,給予特殊照顧,離熱源近些,密度小些,飼料飲水充足,添加維生素,以促進恢復健康。
4.濕度育雛室內溫度高常導致濕度偏低,空氣干燥,雛雞因失去水分太多而影響健康,嚴重時造成脫水。當育雛舍濕度低時,可在地面灑清水。育雛室保持60%~65%的相對濕度,可在室內懸掛干濕球溫度計測定。育雛后期對濕度要求嚴,保持正常濕度即可。
5.通風只需自然通風裝置則可,窗、屋頂風帽足以滿足雛雞對通風的需求。
6.光照雛雞需要一定的光照時間和光強度。在密閉式雞舍,1~2日齡的雛雞需光照23小時,3~7日齡需20小時,2周齡需16小時,3周齡公雛需12小時,母雛14小時。光照強度0~10日齡為每平方米3瓦,11~21日齡為每平米2瓦,要注意使全舍的光照均勻一致。
7.飼料出殼雛雞體重小、耗料少、增重快,因此要求飼料質量好,營養水平高,符合衛生標準??蓞⒖嫉娘暳吓浞?玉米50%、麥粉3%、麩皮2%、豆餅31%、魚粉12%、骨粉1.1%、食鹽0.4%、微量元素、多種維生素、氨基酸、促生長素、抗生素藥物等添加劑0.5%。8.給水和開食初生雛雞平均體重27~32克,雛雞出殼后24小時內開食,開食前3~4小時先供給清潔飲水,以刺激食欲,促進胎糞的排出。在水中加少許抗生素和維生素。開食料可和玉米粉或用熱水浸泡過的小米,均勻地撒在干凈的塑料布上,讓其自由啄食,日喂6~10次。1~2天后可喂給配合飼料。5日齡后可用配合飼料并加入少量青綠飼料。1周齡每晝夜喂食6~8次,2周齡5~6次,3周齡4~5次。開食后可自由飲用水質好、水溫20~25℃的飲水。育雛期所用長型料槽、水槽的數目和長短,依據飼養數而定,原則上保證每只雞擁有的長度為料槽2.5厘米、水槽0.6厘米。從第二天起加入1/3配合飼料,以后逐漸增加。
9.飼喂由于雛雞增重速度快,五周齡平均每周增重1倍,因此要求飼料質量好,營養水平高,配合飼料的蛋白質含量保持23%~24%,能量為3299.2~3347.5千卡/公斤。每天飼喂次數隨年齡增加而減少,一般在出殼后第1周,24小時不斷水料,少喂勤添,讓其自由采食,1周后每2小時喂料1次,20日齡后每天喂2~3次。
10.雛雞斷翅雖然珍珠雞的飛行能力不強,但若受到驚嚇,也可能飛得很高,也增加了雞只逃逸、丟失的可能性,不易管理,這就需要在罩網的籠舍內飼養。若將珍珠雞經過斷翅,使其失去飛翔能力,這不僅減少飼養主在籠舍上的投資,減少逃跑、丟失的損失,也因雞只活動減少,提高飼料轉化率。
斷翅方法是當雛雞生長到7日齡時,從腕關節部剪去一側翅膀,用止血鉗止血,不流血為止,然后碘酊消毒。斷翅后的小雛要放在30~32℃的環境中飼養,只要斷翅得當,成活率可達100%,幾乎不造成死亡,并對小雛的生長無任何影響。
二、育成期
育成期是指22日齡~25周齡期間。珍珠雞的育成期分為育成前期和育成后期,前者為22~56日齡,后者為57日齡~25周齡。
1.飼養方式可采取舍飼和放牧兩種形式飼養。舍飼可在欄內隔成小間飼養,每平方米養5~8只,在管理上要采用“全進全出”制,即每欄雞一同進舍,一同出欄。放牧飼養可因地制宜,利用草地、山坡、荒地等放牧飼養,牧地要有窩舍、棲架,結合補飼、補水,并注意防雨、防獸。這期間的飼料可用一般肉雞料代替。
2.雞舍應通風、保暖、地面干燥、易消毒,進出口或運動場上要圍鐵絲網或其他防飛設備。舍內和運動場要設棲架、沙浴池,棲木要光滑平整,距地面高約1米,間距30~35厘米。雞舍要定期噴霧消毒,15天1次。保持雞舍干燥衛生,水槽食槽清潔,供給充足的飲水。
3.光照育成期的公母雞最好分群飼養,分別給以不同的光照。因為公雞性成熟比母雞晚1個月左右,所以要給公雞提早增加光照時間。一般育成前期光照時間為8~9小時,后期逐漸增加至14小時,光照強度每平方米為0.5~1瓦。產蛋期每天要求16小時的光照,其強度保持在每平方米2~3瓦。
4.飼料珍珠雞與其它禽類相比,食性較廣,常用的玉米、豆粕、魚粉、糠麩等是配制飼料的主要原料,但珍珠雞耐粗飼料,特別喜食青綠植物,因此青飼料的喂量占精料的30%~50%,珍珠雞對營養需要因前后期不同,現提供參考的飼料配方如下:玉米52%~55%,四號粉6%~8%,糠麩4%~10%,豆餅(低酚棉餅)18%~22%,魚粉4%~8%,黑麥草粉2%~6%,骨粉1.5%~1.6%,貝殼粉0.5%~1.5%,食鹽0.5%,微量元素添加劑0.5%,禽用復合維生素5克。每天喂2~4次,亦可自由采食,充分飲水。
5.飼喂配合飼料要定時飼喂,一天3次,日喂80克。配合料育成前期的蛋白質含量保持20%,能量保持2950~3150千卡/公斤;育成后期蛋白質含量保持16%,能量保持2900千卡/公斤。
6.管理要保持雞舍安靜,工作人員進出要求細心,防止鳥獸侵入,以防受驚和意外死亡。此階段珍珠雞生長速度快,要根據飼養密度適時分群,分群、轉群、稱重等最好在晚上或在微弱燈光下進行。
抓雞時要用2~3米的長柄網兜兒,使雞群受驚減少到最低程度。與此同時,對疾病的抵抗力也由低到強,要做好免疫預防、消毒、驅蟲等工作,防止疾病的發生。
三、產蛋期
珍珠雞的產蛋期為26~66周齡。產蛋期飼料中的蛋白質水平從16%上升到18%;同時要加入5%的砂礫,日喂3次,每天每只雞平均喂量為150克。除供給全價配合料和充足的飲水外,每日應有不少于16~18小時光照,密度以3~6只/平方米為宜。種雞開產前1個星期,應注射雞新城疫Ⅰ系疫苗。
一般在珍珠雞開產前2~3周即22周齡前后轉入蛋雞舍,經飼養過渡,按產蛋雞要求飼養。從22周齡開始,每天光照13小時,以后每周增加半小時光照,在30周齡前后達到每天光照17小時左右,持續到產蛋結束。
保持舍內適當的溫度,經常通風換氣。飼養管理正常條件下,珍珠雞產蛋率可達70%以上,自然交配受精率約40%。為提高受精率,可采用人工授精,受精率可達8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