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
(央視財經頻道《經濟信息聯播》)2016年5月,生豬價格在突破每公斤20元的高位后還在上漲,5月10日部分地區生豬價格已超過每公斤22元。豬價上漲,養豬企業賺錢,百姓則吃不起肉。相反,如豬價下跌,養豬企業則經營不下去,這就是所謂“豬賤傷農,肉貴傷民”。
豬價上漲,企業凈賺10億
今年的豬價上漲飛速,位于廣東西部一個小縣城的溫氏股份,今年4月底發布的一季報顯示,扣非后凈利潤達到31億,同比增長了4.5倍,平均每個月凈賺10億元。
豬價低迷,中小型養豬場紛紛倒閉
豬周期的規律一般是一年掙錢一年持平一年虧本,就2011年至2015年連續四年的虧本,是很多養豬企業沒想到的,多數養殖戶因深度虧損被市場淘汰。
潤民集團八戒王國養殖場場長朱良家表示:“經過這個周期打擊,像稍微規模小點的養豬場就倒閉了,中等規模大規模的養殖場全都壓縮規模,縮減人員,減少母豬 ,一頭母豬虧本三四千。”
豬周期循環軌跡
業內人士研究發現豬周期其循環軌跡一般是“肉價上漲——母豬存欄量大增——生豬供應量增加——肉價下降——養殖戶大量淘汰母豬——生豬供應量減少——肉價上漲”。
如何規避豬周期?專家建議:實現生豬全產業鏈經營
為了規避豬周期帶來的影響,越來越多的生豬養殖企業開始采取從飼料加工到育種、養殖的一條龍養殖經營,并不斷提升養殖規模,但后續的配送屠宰和銷售環節卻鮮有涉足,同樣一些生豬屠宰和銷售企業通過一些收購兼并或新建屠宰場來不斷擴大產能,但卻很少涉足上游的養殖領域。
對此,專家建議盡快打通上下游產業,實現生豬全產業鏈經營,發揮各個環節之間的盈虧平衡作用,或許是規避豬周期的最好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