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
斷奶仔豬拉稀是養豬場普遍存在的問題,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盲目追求斷奶日齡,斷奶前無教槽計劃,到時間就斷奶;
2、7日齡早期誘食只是形式,沒有實效,將料槽放在保溫箱外(仔豬怕冷不吃料)或沒有控制仔豬喂奶時間(喂奶充足的仔豬不吃料),實際上沒有做到早期誘食;
3、無早期補料計劃,在20日齡以后才給仔豬誘食,不管仔豬是否吃料,28-35天斷奶;
4、斷奶前誘食不好的仔豬開始不吃料,因饑餓引起仔豬暴飲暴食,消化不良造成拉稀;
5、斷奶后食槽位置不足,仔豬爭食,饑餓或過食都會引起消化不良拉稀;
6、斷奶后沒有采取保溫措施,環境應激引起拉稀;
7、斷奶后立即換料。
為此,我們建議:
1、適時斷奶——仔豬斷奶不能單純以時間為標準,應根據仔豬吃料情況而定(一般28天斷奶要求仔豬累計采食量達到500克/頭以上),只有仔豬能歡快地吃料時才能斷奶;
2、早期誘食——7日齡開始誘食,將仔豬與母豬隔離,定時喂奶,逐漸延長喂奶間隔時間,迫使仔豬饑餓覓食,對實在不吃料的仔豬應人工輔助(將乳豬料用溫水和成糊狀,抹在仔豬口內,一般經3-5天訓練后仔豬能自己吃料。);
3、新鮮的乳豬料——不要將乳豬料放
在豬舍內,應用多少取多少,取料后將袋口扎緊,喂料要少喂勤添;
4、適宜的槽位——補料槽應放在溫度適宜的地方,防止仔豬怕冷不吃料;
5、清潔的料槽——乳豬料槽每天至少清洗一次,防止仔豬吃到霉變的隔夜料槽附著物而引起拉稀;
6、適當的限飼——斷奶前誘食不好的,在斷奶后頭2-3天可采取適當限飼,限飼要注意槽位充足,且要少喂勤添;
7、“兩維持,三過渡”。——斷奶仔豬,維持原圈飼養(1周)、維持原哺乳期飼料(3周左右)、飼料過渡(從551#轉換成552#用1周時間過渡)、飼養制度過渡、環境過渡;
8、斷奶仔豬保溫——斷奶后1周時間環境溫度比斷奶前高1-2℃(27-30℃),然后逐漸下降;
9、清潔、充足的飲水;
10、舒適的生活環境——給斷奶仔
豬提供清潔、干燥、溫暖、通風良好的生存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