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
初生羔羊體弱,抵抗力差,易發病。搞好羔羊的護理工作是提高羔羊成活率的關鍵。
(1)養好母羊 在母羊妊娠期間,尤其在妊娠后兩個月、應根據母羊體況給予適當的補飼,加強放牧。產后加強飼養,適當補飼營養水平較高并容易消化的飼料,尤其是補喂青綠多汁飼料,使母羊奶水充足,羔羊體格健壯。
(2)正確接產 在母羊分娩時要正確接產,讓母羊及時舔干羔羊身上的胎液,防止羔羊受涼。及時讓羔羊吃到初乳,最好在羔羊出生半小時內吃到初乳。吃不到母親初乳的羔羊,最好能吃到其它母羊的初乳。對于弱羔或初產母羊、母性差的母羊,需要人工輔助哺乳,即把母羊保定,將羔羊推到母羊乳房前,羔羊就會吮乳,反復幾次,羔羊就會自己找母羊吃奶。對于缺乳羔羊,最好為其找保姆羊或人工哺乳。初生羔羊應及時注射破傷風抗毒素疫苗,密切注意觀察羔羊的情況,發現異常及時采取措施解決。
(3)加強飼養管理 初生羔羊生活力差,體溫調解能力也差,容易受各種細菌病毒的侵襲,環境應保持清潔、干燥,空氣新鮮,溫度適宜,墊草要干凈,室溫保持在5℃以上。對于體質較弱的羔羊要采取措施,加強看護。要加強圈舍消毒、驅蟲及羊舍衛生管理,防止羔羊傳染病的發生。放牧時,要注意天氣的變化,防止高溫和雨淋。
(4)加強羔羊鍛煉 羔羊產后5~7天與母羊一起舍飼,讓羔羊多吃初乳,以后將羔羊與母羊分開,母羊放牧,羔羊留在圈內。早午晚母羊歸圈后,讓羔羊吃乳。這樣可以使母羊安心吃草,便于羔羊自由哺乳,有利于羔羊提前吃草。羔羊生后九天,應趕出圈外就近放牧、游戲,增強體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