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
旱期斷乳:早期斷乳也就是通過縮短哺乳期來達到縮短生產周期、增加母豬年產仔窩數的目的。
從仔豬生理角度看,仔豬在3- 5 周齡時斷乳比較適宜。因為,此時仔豬已經利用了母豬泌乳量的60 %左右,體質比較健壯;另外,仔豬已經能夠從飼料中獲取自身需要的營養。但仔豬早期斷乳必須采取相應的措施。如創造適宜的環境條件,有良好的育仔設備,如采用保育箱、紅外線燈等;配制全價的仔豬料和人T 乳,做到早開食、適時補料等。
( 2 )提高發情期受胎率:如果母豬發情后沒有配準,就得等21 天再次發情后才能配種,這不僅加大了飼養成本,而且也拉長了生產周期,勢必減少了母豬年產仔窩數。發情期受胎率越高,對增加母豬年產仔窩數越有利。生產中通常采取提高公豬精液品質、母豬適時配種和應用激素等措施,來提高母豬發情期受胎率。
( 3 )哺乳期配種:研究與實踐表明:母豬產后有3 次發情,第一次是產后3 一5 天,但由于內分泌和泌乳的原因,此次母豬發情不明顯、卵子發育不成熟,因而不能利用。第二次是在產后27 -32 天,是一次能正常發情、排卵的發情期,母豬可以配種利用。第三次是斷奶后3 - 7 天。哺乳期配種雖然可以縮短生產周期,增加母豬年產仔窩數,但此時母豬尚未斷奶,兼有泌乳育仔和妊娠懷仔的雙重任務,所以必須保證泌乳母豬的全價飼養。另外,哺乳期配種對發情鑒定、配種實施等技術要求相對也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