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
傳染性法氏囊炎是一種高度接觸性傳染性疾病,血清I型是引起雞生病的主要類型。主要通過被病毒污染的飲水、飼料、墊料、運輸工具、人員、接觸雞的設備或器材等傳播,亦可由墊料灰塵引起氣源傳播,可經口腔、呼吸道、眼睛途徑感染,自然感染后經過5~7天潛伏期即可引起臨床發病。 病理特點 雞感染病毒后,毒力不同引起的損傷程度不同,經典毒力感染早期,主要表現在法氏囊腫大,體積約為正常的2倍左右,大腿肌肉或胸肌出現條形或塊狀出血,食欲降低,水瀉和羽毛蓬松,法氏囊粘膜出血明顯,有的內部有淡黃色皎凍樣滲出物,感染后5~8天,法氏囊顏色變暗萎縮,重量約為正常重量的1/3左右。
法氏囊炎病毒感染法氏囊內分化的活性B淋巴細胞,特別是Igm陽性B淋巴細胞,誘導雞B細胞凋亡和壞死,感染細胞急性溶解釋放階段與血液循環IgM陽性B細胞降低有關,盡管這個階段并不引起血液循環免疫球蛋白下降。引起IgM陽性B淋巴細胞的溶解或凋亡,降低本身抗體應答,也抑制其他抗原抗體應答和生成.但對法氏囊免疫抑制而言,首免抗體應答受到影響程度大,二免一般能誘導良好的免疫應答。
診斷和防控 隨著人們對傳染性法氏囊炎病毒感染病理進一步認識,人們也探索并尋找到一些相對較好方法來防控,主要包括疫苗,有毒力弱化活毒和滅活苗。依據疫苗毒株特點可分成弱毒、中等毒力、中等偏強毒力。弱毒不會引起法氏囊損傷,而中等毒力或中等偏強毒力疫苗能引起可恢復性一過性淋巴細胞減少,若用于14日齡以上雞群,不會引起免疫抑制,一般可以在免疫后2周,法氏囊體積和重量恢復正常。肉雞一般很少用弱毒毒株,弱毒毒株疫苗常與滅活苗用于種雞,中等毒力和中等偏強毒力疫苗能突破一定水平的母源抗體,更適合用于商品肉雞或商品蛋雞群的早期防疫。若母源抗體缺乏,弱毒疫苗可以用于1日齡,也有用于18日齡胚齡的活疫苗。市場也有一些法氏囊炎重組載體疫苗,這類疫苗能誘導良好的抗傳染性法氏囊炎病毒抗體,但對毒力更強的傳染性法氏囊炎野毒感染的保護效果較差。 為了更好保護雞群免受傳染性法氏囊病毒感染,有如下建議值得重視:改善種雞免疫程序提高雛雞抗體水平;使用中等毒力偏強毒株疫苗來克服母源抗體干擾并建立商品肉雞和蛋雞的早期保護;加強生物安全管理和清潔衛生工作,減少病毒與雞群接觸機會。
免疫防控過程中,使用優質的雞傳染性法氏囊炎毒株活疫苗是關鍵,一個優秀的傳染性法氏囊炎疫苗毒株免疫后對其他抗體,特別是新城疫保護性抗體無任何影響。如12日齡免疫傳染性法氏囊炎疫苗I)22株活疫苗,其對4日齡免疫新城疫克隆45株誘導的新城疫抗體水平沒有任何影響。
補充營養素 在雞傳染性法氏囊炎的預防和控制中,在做好免疫和生物安全外,同時要注意補充其他一些營養素,提高雞體的生理功能以提高抵抗力。L一精氨酸是家禽的必需氨基酸,能降低傳染性法氏囊炎疫苗毒株或野毒引起的細胞免疫抑制,提高雞傳染l生法氏囊炎中等毒力偏強毒株疫苗免疫 應答。同時補充適當維生素c(500mg/kg) ,顯著提高傳染性法氏囊炎疫苗的細胞免疫以及抗體水平,提高雞對超強毒抵抗。曾有研究,使用200Iu/kg維生素E、維生素c 500mg/kg和0.8%L一精氨酸拌料實驗表明,這些物質對低壓缺氧引起的雞體心血管系統功能具有良好改善作用,能提高雞體對傳染性法氏囊炎病毒抵抗力,除了有效抗氧化功能外,還能調節體內一氧化氮生理功能。